Skip to main content
佛门网 www.fomw.cn
 佛门网>佛门实修>

《大乘起信论》----大乘佛教中的一本奇书

2023-10-12 16:32
公元六世纪多,《起信论》第一次在中国被译成华文;很快的,它的内容博大精深,文字却简洁洗炼,它成为了中国佛教界中最有名、最多人深读的经论之一。在隋唐时代,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受它的影响很大;即使是到了宋元明清,《起信论》仍然被教界广泛地演说与注释。因为《起信论》讲的是大乘佛法的根基,是进入大乘佛法的地图蓝本,历朝历代中国的佛弟子们都用尽心力来研读这一本论典。在大藏经中,各家对于它的解说、注释,竟高达一百多种,显示了《大乘起信论》是各个宗派所必须读的根本论典。在它传到韩国、日本之后,也同样地引起非常大的风潮。
 
这一本论典叫作《大乘起信论》,就字面上来看,是对大乘佛法生起信解的意思,那么是什么要对它生起信受跟明解呢?那当然就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就是《起信论》中所说到的真如、如来藏。
 
整个《起信论》的内容架构,以一心有二门为中心来论述。一心就是真如妙心,从这个真如妙心,会出生两个门、两个部分,来构成佛道的次第,也就是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而且这两个门是同时存在、并时运作,所以叫作二门。就好像一个房子有前后两个门,这两个门都是这个房子不可分割的部分,这就是大乘佛菩提道与二乘解脱道根本差异之处。
 
我们先来说一心,早从《阿含经》中二乘佛法时,佛就已经多处的在说一心。传到中国后,所有的佛法宗派主要都是修习佛菩提道的大乘佛法,也都是以此一心为基础而发展出来的。比方说《华严经》上说: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9)
 
华严宗说三界一心以及一心三观等等,都是在这个一心上面来说的。中国佛教弘传最广的念佛法门也是建立在一心的基础上,念佛修行最究竟的层次,就是修唯心净土、证自性弥陀,如此才能于西方净土上品上生。可以这么说:离开了这个一心----真如心、如来藏,二乘佛法的涅槃就成为外道所说的断灭论。因为五蕴,也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都是虚妄不实的,阿罗汉与独觉成就无余涅槃时,坏尽五蕴无余,如果没有离五蕴的这一个真如妙心,那么阿罗汉入涅槃就成为断灭了。所以南传佛教中,巴利文《阿含经》〈增支部〉的经文也这么说:比丘们啊!此心是净洁的,而彼心被外来诸随烦恼所染污。所以即使是号称原始佛法南传佛教,他们也必须要在有生有灭的意识心以外,立有分心结生相续识,以免自己落入断见之中。
 
至于实证这个真如心最直接的法门,就是独盛于中国的禅宗了,禅宗的所证,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涅槃妙心。在禅宗根本的经典《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说到:
 
世尊快入灭之前,有一次大梵天王走向 世尊的面前,奉献上金色妙波罗花,然后不发一言退坐到一旁。此时 世尊就拈起了其中的一朵花,瞬目扬眉向大众显示,这个时候大众都沉默无语,只有金色头陀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就说:
 
有我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即付嘱于汝,汝能护持,相续不断。(《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卷1)
 
也就是 世尊说:我有正法之眼、正法之藏,也就是真如涅槃妙心,现在就交付给你了,你要护持这个真如妙法,让正法相续不断地传承下去。
 
在这个记录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了 世尊真的有一个真如心,不是用想象的虚妄心。这个涅槃妙心可以交付给弟子去代代相承,这个心是真如妙心,这个心可以被交付,所以已经显示了这个一心是实有的,并且这个一心是真如性。但因为祂可以被交付,所以祂双具足了真如性与生灭性。因此《起信论》中所说的种种法,也就是禅宗所证、所修的内容。
 
在《起信论》中立一心二门,一个是心真如门,另一个是心生灭门。心真如门是真如、如来藏的基本含义,从祂本体的体性上来说,祂超越染净、生灭,如同《心经》所说的五蕴皆空,无生无灭,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另一方面,心生灭门是真如、如来藏的第二重含义,是从法相妙用上来说的。如来藏表现为随熏习而转变,形变出一切的染法与净法,也就是三界唯心造。在《大乘阿毘达磨经》中的偈也提到了:此界是无始时来,一切诸法的依止,当有此界之时,则有一切诸趣以及涅槃的证得。但是这个真如心、如来藏,此界或者说实相,虽然成就了染、净二法,可是真如心的本身的自性,却是恒常不动的。如同一面镜子一样,镜子叫作胡来胡现,汉来汉现,胡人来到镜子的前面,镜子就映现出胡人的影像;汉人来到镜子的前面,镜子就映现出汉人的影像。但是镜子本身却不会去抉择或者说去喜欢,它喜欢胡人还是汉人,它只是随缘而映现出它该映现的,无妨胡人之像会变动,汉人之像会变动,但是镜子本身它却从来没有变过。
 
------《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一》 <第001集 起信论导读一> 余正伟老师
 
相关标签
三乘菩提   佛博会   如来藏   展会报道   四禅八定   定力   禅定   精进   忍辱   持戒   菩萨戒   智慧布施   布施波罗蜜   布施   增长福德   资粮   福田   菩萨   修福   发菩提心   吃素   放生   素食   养生   习气   情绪   报应   业力   因果   冤亲债主   灵魂   无常   投胎   看破   烦恼   三福净业   人生   恶语   自在   无我   佛教   轮回   人类   生命   科学   亲情   父母   子女   婚姻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