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卷2〈3 譬喻品〉言:佛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为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那么,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和 佛的差别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为什么不能称为佛呢?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和 佛的差别无量无边,本章根据 佛陀开示的原典,详细的阐述了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和 佛的十八种差别。
一、证悟菩提方式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说:善男子!菩提有三种:一者从闻而得,二者从思惟得,三者从修而得。声闻之人从闻得故不名为 佛,辟支佛人从思惟已少分觉故名辟支佛,如来无师不依闻思,从修而得,觉悟一切,是故名 佛。
声闻菩提系从闻而得,声闻人没办法自己证悟四圣谛、八正道等法,必须要亲从 佛陀听闻正法之后,才能取证四圣谛、八正道;缘觉菩提系从思维而得, 辟支佛人从某一因缘去体会,然后自己思惟,而不是从别人那里听法而得来的,是从缘而悟的,辟支佛人所证的解脱仍然不是究竟,只能出三界生死,但是仍然无法了知涅盘解脱中的境界是什么,所以是少分觉悟;因为是少分觉悟,所以叫他作辟支佛;佛菩提系从修而得,佛证悟菩提时并不是听闻而来的,也不是自己从因缘观察、思惟得来的,而是因为过去无量世以来不断地修道,在最后一世证悟成佛。
诸佛都是自参自悟而成佛的,声闻人(包括阿罗汉)、辟支佛人是跟随诸佛听闻正法以后才悟入的,功德远不及诸佛,当然不能称之为佛。正如禅宗有一种说法: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意思是说,随师修学而悟的人,见地如果能与他的师父相齐等的话,他悟后所得到的功德将只有师父的一半;假使悟后的见地能超过帮他证悟的师父,才能堪受师父传给他悟后的种种教导。
二、法性的亲证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善男子!了知法性故名为佛。法性二种:一者总相,二者别相。声闻之人总相知故不名为佛,辟支佛人同知总相不从闻故,名辟支佛,不名为 佛,如来 世尊总相别相一切觉了,不依闻思无师独悟,从修而得故名为 佛。
法性即诸法的体性(见陈义孝编《佛学常见词汇》)。依佛在经中开示,法性有二种,第一是总相上的法性,第二是别相上的法性。
声闻人只知道总相上的法性,只知道解脱的总相:断我见、断尽我执;舍寿后把所有的五蕴我、十八界我都灭尽而不再出生,就成为无余涅盘。声闻人不知道涅盘的别相,不能称之为 佛。
辟支佛也只知道总相,他也知道把我见、我执断尽了,把自我灭除了就是无余涅盘,就没有三界我、五蕴我、十八界我,也没有我所了,这就是出三界的境界;辟支佛也不知道别相,不过,他不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是自己去思惟、整理,因此通达了十二因缘,成为中品解脱,所以不能成 佛。
佛究竟觉悟、了知总相上的法性和别相上的法性,而且是不依赖听闻、思维,是无师独悟、从修而得。别相上的法性是指五蕴我、十八界我、十二因缘背后的实相,即法界实相的第八识如来藏。五蕴我、十八界我、十二因缘依于这个实相生灭变异、流转不息。佛确实而且究竟的了知这些实相,无一遗漏,所以佛是证得上上品的究竟解脱。
三、缘智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善男子!如来世尊,缘智具足;声闻、缘觉,虽知四谛,缘智不具,以是义故,不得名佛;如来世尊,缘智具足,故得名 佛。善男子!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 佛。
简而言之,缘智指一切缘生法的智慧。诸 佛 世尊具足体验三界中种种因缘所生法,具足缘智;声闻、缘觉虽然知道四谛,但只能从四谛上面去证解脱果,只是能够让他们出三界而已,出三界的法只是一个化城,不是究竟佛城。佛的究竟庄严城,与二乘涅盘的化城相差很大。就象《法华经》所说,佛道的路很遥远,声闻人走到一半时就设个化城让他们暂时安歇,心中不累了再教他们往前走。因此他们的缘智不具足,不能称为 佛。
佛讲了一个譬喻来说明三种菩提的不同:譬如有三种野兽同样都可以渡过恒河:一种是兔子,一种是马,一种是香象(也就是大象)。兔子过恒河时,它是浮着水面游过去,根本就触不到恒河水的河底,所以是浮水而过;如果是马,刚下水不久时还是可以踩到河底,到了河流中央就踩不到底了,所以说或至底,或不至底,但他照样可过河去。如果是大象,他是从头到尾都踩着恒河的水底走过去的,可以了知恒河底部的情况。佛用恒河的河水譬喻一直的流淌着的十二因缘之河,声闻人渡因缘之河时就像那只兔子一样,辟支佛对因缘法虽然是自悟自觉的,却仍然不知道因缘法的全部细相,只了知一小部分(辟支佛知道有名色所缘的第八识但是不能证得),所以缘觉渡过因缘之河时就像马一样,有时至底、有时不至底。诸 佛渡因缘之河时犹如香象一样,因为究竟齐底,全部了知。
四、烦恼、习气的断除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声闻缘觉,虽断烦恼,不断习气;如来能拔一切烦恼习气根原,故名为 佛。
声闻人和缘觉人虽然能断烦恼,但是他们所断的烦恼,只是断现行而不能断习气种子。例如,断烦恼现行的声闻人和缘觉人不会再因瞋而骂人,不会再因贪而去偷盗,但是仍然会有贪、瞋等习气存在。又例如毕陵尊者仍有慢的余习未尽,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佛教历史典故。声闻人和缘觉人的种子习气还在,所以他们的解脱仍不究竟,不能称之为 佛。诸 佛不仅断烦恼现行而且能断烦恼习气种子,能够拔除一切烦恼习气的根源,就一定不会有余习存在。
五、断疑的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善男子!疑有二种:一、烦恼疑,二、无记疑。二乘之人,断烦恼疑,不断无记;如来悉断如是二疑,是故名 佛。
如 佛在经中所说,疑有二种,第一种是烦恼疑,第二种是无记疑。
烦恼疑是烦恼障所含摄的疑,是解脱道上所应断除的疑,对解脱的意涵心中很清楚的了知而没有怀疑就是断除。
什么是无记疑呢?无记即没有善恶性;无记疑是所知障中所含摄的疑(都是无关善恶性的),对无善恶性的果报法有所不知,就是无记疑;对于所有的如来藏种子都了知了,就是断尽无记疑了。所以无记疑非常广泛、非常深细,等觉菩萨都还断不尽,要到究竟成 佛才能断尽。
二乘圣人只断烦恼障的疑,他们不但没办法断无记性的疑,连把无记疑打破就作不到了。可是如来却已全部断尽这二种疑,所以才可以称之为 佛。
六、对多闻和思维的态度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善男子!声闻之人厌于多闻,缘觉之人厌于思惟;佛于是二,心无疲厌,故名为 佛。
声闻之人厌于多闻是指声闻人的目的只是要解脱生死,可是声闻法的解脱证境粗浅,也容易了知与亲证,所以他们讨厌多闻,声闻人会说:既然解脱了,还需要再听别人说什么?说得再妙也只是能让我出三界而已;可是我已经能出三界生死了,又何必再听?所以有时舍利弗尊者、富楼那尊者讲解脱道时,有的阿罗汉就不来听了,除非是 佛亲口所说。声闻人如果没有人求他说法,多半会在午斋、经行后就打坐进入定,等到明早太阳晒到身体时,他就出定下山去托钵;托钵回来吃完了,把钵洗净了,经行一会儿消食,他又打坐入定去了,到明天早上太阳晒到他了才又出定。
缘觉人为什么厌于思惟?因为缘觉人的目的只是想要证得因缘观而出三界,如果已证得因缘观、可以出三界了,缘觉人又不想成佛,何必再思惟更深的佛法?因为缘觉人再怎么思惟、再怎么细观,也只是已经证得的出三界生死的境界而已,所以他们不愿意再深入思惟。
但是佛对于多闻和思惟这二个法,从无量世修学菩萨道以来,一向不曾厌恶。因为一切种智的法义无量无边、深广无比,除非成 佛了,否则永远都思惟不尽,所以菩萨对于闻、思二法心无疲厌,最后才能成为究竟佛。
七、智和器的清净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善男子!譬如净物置之净器,表里俱净:声闻、缘觉智虽清净,而器不净;如来不尔,智、器俱净,是故名 佛。
佛用了一个譬喻说明了声闻、缘觉和佛智和器的清净不同。佛说:善男子!譬如清净的食物放在清净的容器里面,外面的容器是清净的,里面的食物也是清净的。声闻、缘觉的解脱智虽然清净了,可是根器仍然不净,也就是说,因为声闻、缘觉所发起的智慧能使声闻、缘觉出离三界分段生死轮迥,当然是清净的,可是声闻、缘觉的第八识心体仍然还有种子不清净,所以说器不清净。可是诸 佛却不是这样的,不但是智慧清净,而且出生这些智慧的第八识无垢识中的所有种子也是全部清净的,没有任何不净的种子,由于智、器俱净,所以被称为 佛。
八、智和行的清净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善男子!净有二种:一者智净,二者行净。声闻缘觉虽有净智,行不清净;如来世尊智行俱净,是故名 佛。
佛开示说清净有二种:智慧清净和身口意行清净。因为声闻缘觉的第八识心体含藏的习气种子并没有断尽,所以仍有习气种子随眠,因此身口意行里面只能够维持着身行清净、口行清净,意行无法绝对的清净。因此,声闻、缘觉虽然有净智,可是行不清净(习气种子还会存在,心行不一定是清净的)。如来永远不会有一念的不净心行出现,所以说 如来 世尊的智慧清净、身口意行也都是清净的,所以称之为 佛。
九、身口意行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善男子!声闻、缘觉其行有边,如来世尊其行无边,是故名 佛。
声闻、缘觉修习解脱道,不求不证佛菩提道,舍寿必取涅盘,其修习之行有边;又因为其心性不如菩萨宽广,其利众之行也有边,所以声闻、缘觉身口意行不能无量无边。如来为了成就究竟的佛道,须经三大无量数劫的无量身口意行,行无尽的难行之行,忍无尽的难忍之忍,才能成就究竟佛道;又由于佛的无量慈悲,以无量行利益无量众生,所以如来世尊其行有边,所以被称为 佛。
十、二障的破坏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善男子!如来世尊,能于一念破坏二障:一者智障,二者解脱障,是故名 佛。
佛说如来世尊能够在一念之间破坏二种障,第一叫做智障(即所知障),第二叫做解脱障(即烦恼障),所以称之为佛。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示现时,就是以凡夫之身在四禅八定具足的状况下,一念破二障而成佛的。
其实菩萨在找到如来藏明心开悟时,也是一念破二障,只是没有断尽二障而已具体而言,当你找到如来藏、认定如来藏才是真实心而不疑时,现前观察如来藏分明的运作而维系着一切法,就知道万法的实相了:原来一切法界都是这个如来藏,如果不是他,我们连色身都不可能有,更何况会有意根与前六识呢?又何况能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缘起性空法呢?因此而知道祂能出生万法、能灭万法,原来世界的成住坏空也是依如来藏而有的,所以就知道宇宙的本源了;而这个实相法并不是三界中的世俗法,是法界万法的实相,所以明心时一念之间同时打破了所知障。
当菩萨找到如来藏、认定如来藏才是真实心而不疑时,当时就不再认定意识心是真心了(意根也是当场就自我否认掉了,不再认为真心了),我见也就断了!从那时开始,总是认为自己虚假不实,如来藏才是真实的存在,这就是同时打破烦恼障。
菩萨明心能一念破二障,佛则更能够一念破二种障,而且还能一念断尽二障,这是声闻、缘觉圣人都做不到的,所以不能称为 佛。
十一、智因智果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如来具足智因智果,是故名 佛。
智因即智慧出生的因,一切智慧发生的因,莫不都由如来藏出生、显示,如果没有如来藏,连意识都不存在了,当然更不可能会有任何的智能出生或显示,所以一切智能的因是如来藏。智果即智慧出生之果。成佛是靠一切种智,一切种智的内涵是如来藏中一切种子的具足了知,所以一切智慧的果就是成佛时的一切种智。这种智因与智果,只有如来具足,所以能称为 佛;声闻、缘觉圣人都不具足智因、智果,所以他们都不能自称成佛。释迦牟尼佛灭度后,佛的法座,一切大阿罗汉们都不敢上去坐,因为他们都尚未成 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