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佛门网 www.fomw.cn
 佛门网>佛门实修>

三乘菩提概说简介

2023-10-29 08:47
在进入三乘菩提概说的法要之前,先跟各位介绍一下三乘菩提概说的简介,那也要对为何会去拍摄三乘菩提概说,这样子的电视弘法节目的一个缘起,跟各位作个说明。
民众从战祸连年之后,因为承平了四十几年,胼手胝足,筚路蓝缕,发展经济;富裕闲暇之后,开始有了文化活动,那开始追求心灵生活,因此学佛风气因而风行起来。聚居在岛上的众多佛子十余年来,因为慈济众生蔚为风气,但是因为广植福德却缺乏慧业;因为慈济众生,不免偏于人天善法而不识佛法。但是也有人说,佛法就是无非讲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性空、三十七道品等等诸法,这个就是佛法;但是实际上佛法并不只是这些而已。
那究竟什么是佛法呢?所谓的佛法就是成佛的方法。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已经成就究竟佛道的圣者,我们世尊 释迦牟尼佛将如何成就究竟佛道的方法,开示出来教导众生,使众生也同样能够经由修行来达到成佛的目标;因此,这些能够使人成就佛道的方法,就称之为佛法。又由于众生的种性不同、根器不同、因缘也不同,所以 佛世尊就施设了三乘法教,来应机接引不同的众生;所以佛法可依觉悟的内涵的不同,来分为三乘菩提,也就是说,分为: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还有佛菩提。而所谓的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也就是因为觉悟的内涵各不相同,所以分为三乘。
在这个末法时期,由于一般修学佛法的人对于三乘菩提普遍缺乏正知正见,也没有办法了知三乘菩提的异同,对于三乘菩提的共道与不共道懵无所知,因此导致久修佛法而不能突破,甚至停滞不前的状况,那这种状况可谓是比比皆是。还有更有穷于毕生的精力用功修行而没有任何的进展,所以对自己生起了小根劣器的想法,而不敢进求声闻乘的见道,对于大乘贤圣自觉圣智的境界,那更是不敢奢望了;那也只能私下自怨自艾的,自己慧根浅狭,自己福德不足,自己业障深重啊!所以,对于如何求进佛道真是一点把握都没有!因为这样子的缘故,使得今日我们三乘菩提概说的电视弘法因缘得以成熟。我们为了帮助广大佛法的修行人,让他们能够突破佛法修行的瓶颈跟困境,而发心进求佛菩提道;所以,大概略说三乘菩提的异同之大概,用来建立学佛人的正知正见。这个就是我们三乘菩提概说,之所以会有这个因缘来讲这个法的最主要的缘起。
我们现在来说明一下:何谓三乘菩提呢?我们佛法概分为三乘菩提,这三乘菩提约略的说可以分成两大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解脱道,另一个部分是佛菩提道。那什么是解脱道呢?所谓的解脱道,就是如何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义理跟行门。那什么叫作佛菩提道呢?佛菩提,就是每个众生在证知生命的实相、法界根源当时及后续所出生的智慧;这个法界实相就是各个有情都有的真如与佛性,那证知法界实相而生起法界实相智慧的方法就是佛菩提道。
有许多人认为修证解脱道就是修证佛法,而事实上佛法是成佛之法,不是只能令人成阿罗汉之法;单修阿含解脱道之实证,只能够使人成阿罗汉,并不能够使人成佛,所以 佛陀入灭以后,没有一位证得解脱道极果的大阿罗汉,能够敢绍继佛位而自称为成佛。所以,解脱道是 佛世尊为了接引畏惧生死轮回,而急切想要解脱分段生死轮回的二乘人,而从佛法中把较易成就的这个出离三界生死的方法,抽离出来先行宣讲,先让有缘的众生可以亲自证实而出离三界生死,也让其他佛弟子相信出离三界生死是可以实证的,所以就专教他们出三界的方法;这就是二乘菩提,也就是阿含解脱道的义理跟行门,也就是断我执烦恼而取证解脱果的法门,也是 佛世尊在初转时所教授的成阿罗汉的方法。在这个初转时所宣说的法,能够使人解脱生死苦恼,但却不足以使人成佛。当许多众生证得解脱果,实证二乘菩提解脱果真实非虚假之后,就会相信 佛世尊所说的法是真实可证的法,真的可以使人出离三界生死;由于信受佛语的缘故,当后来 佛世尊宣讲如何成佛的正理的时候,众生才会真正的信受。而这个成佛的正理就是佛菩提道,也就是大乘佛法的义理,也是修学唯一佛乘的正法;这当中包含了实相般若智慧以及如来藏含藏一切种子的智慧,这就是 佛世尊在第二转及第三转所教授的成佛之法。所以,成佛之道必须具足解脱道与佛菩提道,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并不是单修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解脱道就可以说它是成佛之道。
自古以来有许多人误会佛法,以为不停的打坐修学禅定,使妄想杂念不再出生,这个就是涅槃境界;误以为这样子保持无念就可以出离三界,就可以解脱生死。但是实际上,声闻菩提跟缘觉菩提的解脱道,并不是由于禅定功夫而出三界,而是由于断尽我见跟我执的智慧才能出离三界的生死轮回。譬如外道之中,也有修学四禅八定,乃至修得非想非非想定的人,而结果却仍然还在三界轮回之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他们没有无我无生的智慧,所以不能得到解脱。解脱,是发起无我无生的智慧之后,断除了见惑、思惑烦恼以及我所烦恼,而得到的果报,不是因为世间禅定而能使人证得解脱;如果想要从修定而证得解脱,只有佛门之中的圣弟子,已有无漏慧、有四念处观,当修到非想非非想定时,发起舍心,慧光圆通,证灭受想定,这样才因定而得到现世的解脱。但即使是已证无漏慧的阿罗汉,不修不证第四禅、非想非非想定乃至灭受想定,其舍身之后的解脱境界,也仍然与已证四禅八定的俱解脱阿罗汉一样,是无二无别的。由此可以知道,解脱道的修证之本质仍是以智慧而得解脱,禅定只是一个助缘而已。
三乘菩提中的解脱果有四种,三乘菩提中的解脱果有: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还有无住处涅槃。二乘无学只有证有余涅槃跟无余涅槃;其实它是方便说为证,因为二乘无学入无余涅槃的时候,其实没有一个可证的,因为十八界已经灭尽的缘故。而菩萨,初地满心位可以得到前三种涅槃,而不会思求证有余、无余涅槃;三地满心一定能够证前三种涅槃,但是仍不取证有余、无余涅槃;而明心七住位必可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但是,只有佛才能够具足四种涅槃。而一切凡夫异生有情以及二乘无学圣人,同样都住在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中,却不觉不证;但这却不是未证如来藏这个藏识的人能够臆想揣测的,只有证悟如来藏的人才能够知道的。而地后菩萨能够证无余涅槃,而起受生愿永不取证有余、无余涅槃;所以也可以说,菩萨都不证有余、无余涅槃。二乘决定不回心的无学圣人,舍寿以后一定永住无余涅槃,永远不受生于三界当中。而诸佛,则是灭尽三界分段生死无明以后,进断藏识中的一切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随眠,而且断尽所知障的一切无明随眠,所以祂第八识中的种子流注与变易已经灭了,永不变易,名为已断变易生死;这样子证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而不住无余涅槃境界中,且已断分段生死以及变易生死,依入初地时所发的十无尽愿,度化有情而永无休止,不入涅槃也不住生死,这个叫作无住处涅槃。这个唯佛所证,这个是究竟解脱的果位,并不是二乘人所能够了知、所能够证知,是菩萨三大阿僧只劫当中所修而证知的。
所以,以上所说解脱果的四种圆寂当中,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以及无住处涅槃,只有在大乘佛菩提智当中才能够证得,无余涅槃跟有余涅槃则通三乘。而声闻缘觉在证得声闻菩提跟缘觉菩提的解脱后,可以出离三界的生死轮回;可是仍然不证不知佛菩提的内涵,仍然不能晓了大乘菩萨所证的法界实相、真如与佛性的内涵;但是,大乘菩萨却一样可以证得声闻、缘觉菩提而出三界,但因大悲心的缘故,所以留惑润生。由此可见,解脱道中——这个解脱道是三乘与共的法道;但是在大乘法中,菩萨修学佛菩提,要圆满成就佛地的大菩提果,这个却是不共二乘的。
佛菩提果的究竟圆满是佛地,而佛菩提果所修证的,全部都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第八识的七种性自性、人无我与法无我以及六个无为法。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又称为如来藏,因为祂含藏着将来成就究竟佛道而成为如来的功能,也就是含藏着能使众生未来成为如来的种子,所以祂也叫作如来藏。大乘菩萨证得如来藏阿赖耶识以后,经过很长时间的修行,把如来藏中七识心相应的贪瞋痴慢疑等现行修除掉,证得解脱道,能出三界;但却发起了受生愿,继续轮回生死,自度度他,一面修除七识相应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随眠,一面修证如来藏中含藏的一切种子;直到无生法忍究竟圆满,成就一切种智,然后成佛,那个时候的第八识,就改名为无垢识,又叫作佛地真如。
所以,大乘菩提的内涵,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总相与别相上说二转的般若空,这个般若空是以真心空性来函盖蕴处界空相,而不是专指蕴处界空相;另一个部分,则是到了三转的时期,再从别相上来说明一切种智,也就是唯识的百法、千法、万法明门,也就是如来藏系经典的内涵,这是第三转时期所说的,证悟菩萨悟后进修成佛之法。修学第二转的般若诸经,能使已明心破参入七住位的修行人进入初地,期间若有善知识的指导,在一生当中就可以完成。入初地之后修学第三转的唯识诸经法义,则可以使菩萨次第迈向佛地。第二、第三转诸经的法义,函盖二乘法的解脱道;而大乘菩提则不是不肯回小向大的二乘人所能知道的,它唯有大乘所有,是不共二乘的,所以名为别教,有别于二乘菩提的缘故。这也是有别于大乘通教专修解脱道的菩萨们,他们求证佛菩提,而仍无因缘接触佛菩提妙法,因为没有因缘得遇大乘胜义菩萨僧;所以无因缘的缘故,修学大乘法仅依悲愿,而在实证解脱以后,继续发起受生愿,而世世住于人间广度众生,修学大乘通教解脱道。
但是,大乘佛菩提增上慧学的修证,必须经由大乘真见道的入手,也就是破参明心证得如来藏,然后发起了般若中道智,才能够渐修,乃至入于初地,正式修学增上慧学。所以,一切未证得如来藏的大乘行者,当务之急是亲证自心藏识。所以,没有不证藏识而能契会般若中观的人;因为实相般若以及中道的观行,都是依万法根源而且恒时显现中道性的如来藏而说的缘故;如果不能契会般若中观,就无法熏修初地无生法忍道种智的智慧,修学初地的无生法忍而实证初分道种智,正是以般若智及中道观行的智慧作为基础。
然而菩萨明心证悟以后,虽然得到般若智慧以及中道智而能现观,但只是入到别教的七住而已;纵使也能眼见佛性,而证得世界身心如幻的现观,也只是十住位的菩萨,还没有进入初地。原因有四个:第一个,未发起深心,不得修十地之道;因此必须要入十行位中,行种种行,修除凡夫异生性,藉以发起深心,令思惑永伏不现,已成就深心的缘故,所以叫作性种性成就。第二、未发起修道性,是因为仍不得修十地之道,因此,须入十回向位中,藉种种回向之行,而发起能修十地法道的修道性,就称为道种性。第三、是因为未具足入地所需的增上慧学——八识心王的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二种无我,因此必须依止大善知识,熏修《般若经》、《楞伽经》、《解深密经》,令见地通达,而由大乘真见道转入相见道位,而证得初地的无生法忍的道种智。第四、是因为还没有发起广大心,所以应当依《华严经》的〈十地品〉,在佛前以至诚恳切的心勇发十无尽愿,并且修集入地所需的广大福德。已经证悟的佛子悟后进修如上的四种法,因这四种缘具足的缘故,所以就能够进入初地,成为初地圣人。
所以,大乘别教菩萨证得如来藏时,虽已胜妙于声闻教中的初果圣者,但是只是大乘无生忍之忍、人无我智而已,并没有得到法无我智;所以只是别教七住贤位,还没有进入初地的圣位,这只是真见道位的习种性菩萨。也就是说,他跟声闻初果人一样,习气仍然很重;也是说,他尚需修除大乘无生法中的异生性,尚需熏习大乘法的修道性,也必须要熏习增上慧学,所以叫作习种性菩萨。证悟明心只是真见道,还有见道位的般若别相智慧有待修学;别相智圆满了以后,才有办法进入初地的心中。
所以,这样的道理的缘故,所有一切佛子都应该要知道,修学这个三乘菩提的这样子的一个差别。知道这样子的正理以后,所有一切佛子才不会被人所诳惑而不自知;也才能够真的知道自己修行的深浅程度,才不致生起增上慢,而造下未证言证的大妄语业。假使有人能够证悟如来藏,也能依前面所说的四法如实而修,在大善知识的指导下一生就能够进入初地。
以上我们略说三乘菩提的异同,期盼一切有缘的佛子都能够由此三乘菩提概说的电视弘法的因缘,因为这样子的因缘,能够得入大乘真见道,从此步入修道的坦途,永远不为邪见、谬见所误导,永不入佛法的歧途,这个是我们开播三乘菩提概说最主要的一个缘起与用意。
 
-----《三乘菩提概说第001集 三乘菩提概说简介 》 正文老师
 
相关标签
成佛之道   佛博会   三乘菩提   如来藏   展会报道   四禅八定   定力   禅定   精进   忍辱   持戒   菩萨戒   智慧布施   布施波罗蜜   布施   增长福德   资粮   福田   菩萨   修福   发菩提心   吃素   放生   素食   养生   习气   情绪   报应   业力   因果   冤亲债主   灵魂   无常   投胎   看破   烦恼   三福净业   人生   恶语   自在   无我   佛教   轮回   人类   生命   科学   亲情   父母   子女   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