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实修
不受六尘拘束的智慧
我们再来看看,对于种种境界产生错误了知的几种状况,在《瑜伽师地论》卷53中有这样的开示: 【此想颠倒复有差别:谓于四事邪取其相是名想倒;若由如是等了相故于境贪著,是名心倒;若由如是等了相故有执著者,于颠倒事坚执忍可开示建立,是名见倒。】 (《...
2023-09-22 浏览: 58
如何不被尘境所迷惑?
大家都知道六尘指的是色、声、香、味、触、法,其中法尘是依附在前五尘上面所显示出来的,这也是一般众生所能理解的道理;而上述六尘进入识阴六识心中这个现象就称为六入。虽然一般众生能够知道六尘是哪六个,但是通常会误认为自己的识阴祂是直接摄取外面的...
2023-09-22 浏览: 170
【佛对声闻人的最后遗教】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今天略谈的题目是:佛对声闻人的最后遗教。 在 佛陀快入灭时,身边有许多的弟子们围绕着,而且都非常的悲泣,佛陀就说:我要离开了。你们还有什么在法上的或什么样的问题,可以赶快问我。当时身边的弟子们都只顾着伤心,大家默然无语。这时候 佛陀就主动的开...
2023-09-22 浏览: 183
【佛对声闻人的最后遗教】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佛陀说的第三句偈颂,生灭灭已,如何是生灭灭已呢?就是永断于对于三界的无明痴、永断于对于三界的欲爱,以及一切的烦恼相。因为断了对三界的无明痴,对于三界的欲爱、烦恼能够灭除,一切苦就能够消灭了,而这三界的一切的法相,包括五蕴、六入、十八界,于...
2023-09-22 浏览: 106
如何破除对于生灭法之执着
在同样《杂阿含经》卷11中亦开示: 诸行如幻、如炎,刹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杂阿含经》卷11) 在平实导师《阿含正义》第三辑中的语译为: 【眼根、眼识、色尘,以及触、受、想、思等心行都犹如幻化、犹如阳光下的地面热炎一样,都是在很短的时间...
2023-09-22 浏览: 81
修行人无法证得初果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如上集所说,识阴之苦的灭除就是灭除识阴的存在,若不肯灭除识阴的存在,绝对无法获得二乘圣果的亲证智慧境界,特别是亲证二乘极果----阿罗汉的解脱境界。但是如何是确实了知真的识阴内涵呢?难道前面所说的还不够吗?要回答您,确实是不够的! 《中阿含经》...
2023-09-22 浏览: 104
如何解脱三界生死之苦?
《杂阿含经》卷8:【佛告比丘:善哉!善哉!于耳、鼻、舌、身、意触入处,非我、非异我、不相在。作如是如实知见者,不起诸漏,心不染着,以得解脱;是名比丘六触入处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欲不复生,谓意识法。】(《杂阿含经》卷8...
2023-09-22 浏览: 99
生死的关键就在识阴
接下来我们再从三苦的角度来了解识阴是虚妄不实的。众生在世间生存,一定接触六尘而领受六尘的境界,所以一旦识阴出生了,苦就会存在不灭;所以在六尘境界中一定会有苦、乐、忧、喜、舍等五种领受。忧、苦这两种觉受本身就是苦,属于三苦中的苦苦,所以领受...
2023-09-22 浏览: 120
- 热门标签
- 最新发布
- 半年热点
-
-
布施之定义及种类
浏览: 231
-
一切众生无量劫来皆曾互为父母、兄弟、姊妹
浏览: 209
-
佛教对神通和异能的看法
浏览: 209
-
世间财和七圣财
浏览: 206
-
亲子教育:家长应知道的心理学规律(一)
浏览: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