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佛门网 www.fomw.cn
 佛门网>佛门实修>

菩萨为什么要去修证广大的福德?

2023-09-23 08:19 浏览:
佛法之中有着不同层次的福报,一部分通于世间法,一部分则是出世间法,随着每一个人所修学的差别不同,有时候不但可以自受用,也还可以兼而令他受用。平实导师在《金刚经宗通》之中曾经开示:五度修福业,凭之得般若,后无住行施,福智无能比。这是说学人还没有进入内门修学六度之前,得要藉由在外门修学布施等五度的福德,作为从六住位进入七住位的一个资粮。换句话说,悟后修又是不一样的情况,而修学前五度的一一度,每一度的福业,都有它的不同差别,所以才说在五度之中都要修学。
现在就简单来说一说,修学这五度所得的福业的差异;布施法中有财施、法施两种,财施所得的果报,仍旧是世间的财物,某甲过去世行于财施之后,这一世有福德受用财物,可以自己受用,也可以再拿出来令他受用;也就是说再布施出去,未来世又有另外一分福德来受用其他的财物。某甲法布施的缘故,来世感得修学胜妙的法,就是比较容易一点,所以智慧也就比别人殊胜,某甲今世可以得自受用的智慧,但是也可以转而为他人宣说,而使其理解也能够受用,所以也有他受用的部分,只是说随着听者福德的因缘而能够领受法的内涵的差别,就不是完全都一样了。
修持戒法,也是有福的喔!不用讲得太复杂,单单说五戒之中的不杀、不盗。某甲过去世持不杀之戒法,今世感得身体健康、寿命长久;过去世持不盗之戒法,今世感得所有的财物能够自在受用,不为他人之所侵夺,这当然也是一种福报。除了自我受用之外,假如这一分的威德是够大的,可以为人化解偷盗乃至伤害的因果的话,那这也有一分他受用的。若就其性质而言,这个部分,与前面所说的财、法二施的福报,那就是不相同的。
修学忍辱的过程中,慢慢使自己离开贪瞋之毒,所以未来世就得到身体容貌的端正、威德第一,使见到的人都能够心生欢喜而信服,这样子福德又与前面所说的又是不一样了。
而修学精进度的结果,不妨使得前面各度所修的福德更加增上,而这种增上福德的相貌又与前面所说的还是有所不同。
接着来说禅定度,修学的过程中可以破除散乱心,未来世感得一分身心清净,当然也是福德啊!乃至说能够于禅定有所分证,来世可以生到色界天以上,那么这一种福德又与前面所说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从所得的果报不同,也可以了解福报是有种种的差异的;这么样子看来,由于某甲菩萨过去世,在外门修学六度的差别,就会使其今世上的外貌、生活资财、人缘的好坏、头脑的聪明与否,会有胜妙与否的差别。所以你看看,一个人福报的好坏,可以从这么多方面来显示出来;换句话说,一般福报的函盖面,就已经是很广阔了,虽然说菩萨这样子所修的福德,有一分是与世间人所共通的,但是由于所修学的时候的作意差别,使得菩萨这一分的福德是可以作为未来世证得菩提的因,而一般人所修的,只能作为在人天之中受用五欲乐的因。
接下来,再简单来说说这个道理,为什么菩萨经过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终于十信圆满入于住位,之前他在外门修学六度之时,其中有一项是可以令其作为来世亲证菩提的一个远因?因为信位的菩萨,尤其修的是要对三宝的信心,这也是在修福啊!但是已经不同于前面所说的,求五欲受用的福了。所以借着一世又一世的三归依,并从外相上去了解佛法僧的意涵,终于有一世所修的信心具足了,让这一位菩萨心得决定,发起了成就佛菩提道的心念,然后就进入初住位;所以清净三归依的福,就使得菩萨可以进一步向亲证佛菩提道迈进,而不是退回外道法之中。第一世进入初住位,又称为初发心住,因为已经住于发菩提心,求一切智了;此后虽然每一世都有隔阴之迷,但一遇到佛法以后,发菩提心,求一切智的种子又会现行,而初发心住时的作意仍然会在,但已经不是初发心住了。乘着发菩提心求一切智的福德,再进一步外门修学六度,六住圆满之时,在善知识的摄受之下参究而一念相应,就进入内门的七住位了;所以假如没有因为不退于发菩提心求一切智所得的福德,外门修学六度的福德,恐怕也只是缓不济急了。而进入了七住位以后,一直到初地之前所必须成办的福德,那就更加深广,因为已经亲证了般若,就依于亲证后所发起以及继续修学而得的种种智慧,让菩萨上求佛道的信愿行,辗转而更加坚定,然后还要发愿,也教导众生亲证菩提;当然这个时候,自己的我执、我所执也要加以断除。
而由于后无住行施,福智无能比。所以这个时候所得的福德,已经不是一般人之所能够理解的了;然而菩萨从初住位开始,一直到圆成佛道的三大阿僧只劫之中,每往上进一个阶位,所应修的福德就越来越深广;同时还有一种状况,就是说一世又一世所修的福德,刚开始多分是为了自己的缘故,越到后面,反而是多分为了众生,乃至是完全为了众生。这就好像民间一般都知道,观世音菩萨是千处祈求千处应,试着想想看:若不是为了能够这样利乐众生,菩萨为什么要去修证那么广大的福德?乃至是可以函盖三千大千世界呢?所以从一般修福德的方式与目的,一直到这样子来修福德的方式,这要一般的众生,是如何能够了解以及信受呢?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 第66集 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章正钧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