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佛门网 www.fomw.cn
 佛门网>佛门实修>

对初学佛者要从何着手呢?

2023-09-22 10:58 浏览:
问、大小乘真是「壁垒分明」吗?对初学佛者要从何着手呢?初学者读经先由小乘而至大乘经典,是否才恰当呢?学佛者应当去选择分大小乘来修行吗?
答:三乘菩提有共与不共的意涵,若不论与凡夫外道共之四禅八定,简略的说,三乘菩提都是强调「出离法」的亲证;实证三界生死的解脱,也就是解脱道的部分,这是不共凡夫外道,却是大小乘俱共者;此乃是共的部分,故以此而论大小乘是「非壁垒分明」,但是大小乘却也有不共之处。例如,大乘有「了义法、究竟法」之亲证:除了三界生死的解脱,还有断二种无明的不思议解脱,这些是不共二乘的「究竟出离法」;尚有大乘菩提的「了义实相之理」之亲证,此亦不共二乘;更有佛菩提道不共凡愚的三德所摄万德庄严之特色,如佛地究竟极果证得「一切种智」的究竟圆满,十号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十八不共法……等,无量无边殊胜功德的显发,都是不共世间、外道,甚至不共声闻缘觉二乘的特色。因此大乘菩萨法道异于二乘声闻缘觉者多矣,大小乘之间种性有异、心量志向有异、所证有异、智慧有异、行门有异、方便有异、功德有异、时劫有异、断生死有异、所断烦恼无明有异、断习气与否有异、所断惑障有异、果德有异……等,确实有诸多层面的差别不同,因此可说大小乘是「非非壁垒分明」。故以证悟的菩萨来看大小乘,乃「非壁垒分明,非非壁垒分明」,成就中道义。
再者,对初学佛者来说,我们建议得要从「信受因果」入手,再来得要有「发菩提心成就佛道」之愿,然后确实履践之。因为,我们是「学佛」而不是「学罗汉、学缘觉」,这就是大小乘种性不同的差异,故于大乘之法要「信、愿、行」是非常的重要。然而,诸佛弟子却应当以智慧检查所信之法真实否?所发之菩提愿是否符合佛所开示之真义?所作之身口意行是否符合菩萨道之精神?而非外道攀附佛法名相而说发菩提心成佛,如藏密外道者即是最明显的例证,故初学佛者当以正知见简择之。
至于初学者所读经典是否须先由小乘而至大乘经典的次第,那也未必如此。因为种性、习气、学法因缘……等之不同,故当以「与正道相应与否」为考虑重点。在此娑婆五浊之世,佛所施设的次第乃是如《长阿含经》卷20中所说:「次第说法,除其恶见,示教利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敷演开示清净梵行。」因此,佛对一般众生都是先除其「恶见」,待「其心清净,柔软欢喜,无有阴盖,易可开化」以后,才为说解脱道的四圣谛、八正道等法,到后面有因缘时才说大乘法。但是对于大乘种性的久学菩萨者,佛菩萨善观根器,有时直接开示大乘法要,直接开演大乘经典,未有一定先说小乘后大乘的说法,而是看听法者的种性为何而论,佛乃是以应众生之机为要。
然而「学佛者应当去选择分大小乘来修行吗?」我们知道,三乘法要本来就不冲突,只是深浅广狭、方便究竟等之差别,只有未证者才会有误会而强作互相冲突的分别,因为佛法本来就是唯一佛乘,此乃佛降生此界成佛的唯一大事因缘,也就是要期使有缘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然此界众生因心性刚强故,五浊难化故,因此世尊从佛菩提道中别立解脱道,让执着三界有的众生得以在一生中,能够取证解脱果;是为增益信心故,应众生根器故,方有三乘的差别;若在清净佛国,唯有一乘说法,岂有三乘之分?实因解脱道也属于佛菩提道中的一部分,也是菩萨应该证得的功德,因为菩萨三德具备故。因此弥勒菩萨在根本论中也有开示:二乘解脱道的内涵,本属佛菩提道中的内涵。佛门内之「外道大师」如印顺等,皆是因为没有实证三乘菩提,既无解脱证量,亦无般若证量,当然不免误会这个部分;不只如此,唯有未悟者才有此迷惑,亲证实相者必能了解此一事实:「唯一佛乘」。
 
-----《正觉电子报》般若信箱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