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佛门网 www.fomw.cn
 佛门网>佛门实修>

佛教徒为什么要孝养父母?

2023-09-22 08:40 浏览:
从很多佛教经典中我们可以看到,佛陀有许多地方教诫弟子们要孝养父母。像《增壹阿含经》卷十一有一段经文这样子记载:【世尊告诸比丘:教二人作善,不可得报恩。云何为二?所谓父、母也。若复,比丘!有人以父着左肩上,以母着右肩上,至千万岁,衣被、饭食、床蓐卧具、病瘦医药;即于肩上放于屎溺,犹不能得报恩。比丘当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随时将护,不失时节,得见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难报。是故,诸比丘!当供养父母,常当孝顺,不失时节。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增壹阿含经》卷十一)
另外像《佛说菩萨睒子经》中佛也这样子告诉我们,佛说:【使我疾成无上正真之道,决皆是我父母养育慈恩。从死得生,感动天龙鬼神,父母恩重,孝子所致。今得为佛,并度国人,皆由孝顺之德。佛告阿难:汝广为一切人民说之:‘人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学。济神离苦,后得无为,皆由慈孝、学道所致。’】(《佛说菩萨睒子经》)
经中甚至于有不少佛陀以自己过去修行的行谊,来为弟子们强调孝顺父母的重要性。譬如说在《杂宝藏经》当中,就记载了佛陀为弟子们讲述一则故事。
佛陀说,从前有一个国家住着一个贫穷人,他只生了一个儿子。可这儿子却生了好多子女,因为家庭贫穷,又遇上饥荒食物缺乏,竟然把父母活活给埋了,拿节省下来的食物来养活自己的子女。附近邻居问他:你父母到哪去了?怎么好久没见?他回答说:我父母年老了,本来就将要死亡,我就把他们活埋了,将本来要分给父母的食物用来养活子女,使子女能够长大。邻居听了他这样说,觉得有道理,也跟着这样作。并且一传十、十传百,这样辗转传遍了整个国家,大家都认为有道理;甚至国王也把它定为一项法律,要求全国人民都必须遵守。
唯独有一位大富长者,他也只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听国王颁布这样的法令,深深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不对的。他心里想着:有什么方便善巧的方法,可能去除这项不对的法令,又不会触怒国王呢?因为这国之中实在没有正法经论可修学,于是他就先请他父亲到远方他国去游学,以获得正法的知见,然后再回来家中。等到父亲年纪老大了,这长者子就挖了地窟,里面施作成舒适的房舍,把父亲安置在其中,并且按时供给妙好的食物。
这长者子心里想:有谁能跟我一起来去除国王所颁布的这项不对的法令呢?这时候天神现身对他说:我可以跟你一起去作这件事。于是天神就贴了一张疏文在国王的城门上面,要国王回答四道问题,并且这样子说,说:国王如果能够正确的回答,天神就拥护国王;否则的话,七天之后就要将国王的头碎裂成七份。天神提问的四道问题是:一、什么是世间第一的财富?二、什么事是最令人爱乐、最令人快乐的?三、什么的味道是世间最胜妙的?第四、什么是世间最长寿的?国王得到这张天神张贴的疏文之后,就促请全国人民:谁能解答这四个问题?如果能解答的人,想要求什么事国王都会满他的愿。
不久,长者子就前往王宫,向国王解答问题。长者子说:诚信是世间第一的财富,修学正法是最令人快乐的事,诚实语的味道是世间最胜妙的,智慧的寿命则是世间最长的。天神看到长者子解答了问题,心里面非常的欢喜,国王也非常的欢喜。国王就问长者子:是谁教你这些答案的呢?长者子回答:是我父亲教我的。那国王再问他:你父亲现在还活着吗?长者子就说:希望国王赦免我的罪,我父亲实在已经年老了,我违反了国家的法令,把他藏在地窟中。长者子接着就向国王这样子讲,他说:
【大王!父母恩重,犹如天地,怀抱十月,推干去湿,乳哺养大;教授人事,此身成立,皆由父母;得见日月,生活所作,父母之力。假使左肩担父,右肩担母,行至百年复种种供养,犹不能报父母之恩。】(《杂宝藏经》卷二)
就是向国王说明:父母先是怀胎十月,等我们出生后,又时时怀抱着我们,推干去湿,哺育我们长大;又教导我们人事的情理,让我们得以安身立命,这都是父母努力所致;假使我们左肩担着父亲,右肩担着母亲,这样行走百年,还提供种种的供养,也不能够报答父母对我们的重大恩情。
国王听了,就问长者子:你解答了天神的四道问题,你还有什么要求吗?长者子回答说:我没有其他的要求,只祈请大王能够废除活埋父母的这项恶法。国王应允他的请求,废除了这项恶法,并且公告全国:今后如果有不孝养父母的人,就要重重的加以治罪处罚。
讲完了这则故事之后,释迦牟尼佛就向弟子们说:当时那个长者子就是我释迦牟尼佛的过去生。我在当时为这一国除去了活埋父母的恶法,而成就了孝顺之法;由于这样的福德因缘,我终于能成就佛果。
其他类似佛经中的典故非常多,可以说是不胜枚举。由这些的经典中佛陀开示的圣教都可以说明:佛教是强调学佛人应当孝顺父母的,而佛陀本身的前世的行谊更是确实地在履践孝养父母。
此外,我们可以再从几项佛教中重要的法义,来印证佛教对孝顺父母的重视。
首先要说明的是,因果报偿历历不爽的因果法则,是佛陀重要的核心教义,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佛教认为,因果酬偿的法性,正如同一切人可见种子种在田里,时机成熟就会萌芽、成长、结果的世间现象一样;因此佛教中就以田来譬喻,建立了福田这一个名词来说明因果酬偿的现象,以及因果酬偿过程中确实存在的法性。说人们在履践德行,也就是在造作善的业行,比如说布施等的时候,就好像是农夫把种子播种在田地上;将来因缘成熟,种子必然就会发芽成长,会开花、会结果。能受用福业的果报,就以福田来作譬喻,而造作善的业行就称为种福田。说修养品德、众善奉行,将来必定会获得大大的福德;就好像农夫拥有肥沃的良田,翻土耕田,调和土壤,使得适合耕种,然后在适当的时节播种,顺应节气而生长,清除杂草,又没有碰到天灾,这样将来一定会有丰硕的收成。
佛法中对福田也有所分类,有分为二种福田:第一是悲田,就是慈善事业,救济孤苦贫穷,都是属于悲田;第二是敬田,恭敬、尊重、供养佛法僧三宝以及父母、师长,都是属于敬田。也有将福田分为报恩田、功德田、贫穷田这三种。报恩田是指父母、师长、和尚;那功德田则是,从最初只知道佛法修证方向的这个向位的修行人,乃至于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的十方诸佛,这个是功德田;另外贫穷田,则是一切贫苦困厄的人。
从这些分类很清楚,佛教是将父母的地位,和师长、和尚甚至与佛法僧三宝,同样恭敬看待为敬田,都是一切人天应当恭敬的。而且因为父母给予子女养育教导的深恩,即使子女尽千万年承事奉养,也不足以报父母深恩。父母对于子女的恩德是世间最上,因此经中也将父母与诸佛及师长、僧宝并列为报恩田。从《杂宝藏经》中记载了佛陀对弟子的开示,那就更为具体明白了。
经中讲:【(一时)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言:若有人欲得梵天王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梵天即在家中。欲使帝释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即是帝释在家中。欲得一切天神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当知一切天神已在家中。但能供养父母,便为和上已在家中。欲得阿阇梨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即是阿阇梨在其家中。若欲供养诸贤圣及佛,若供养父母,诸贤圣及佛即在家中。】(《杂宝藏经》卷二)
就是说,孝养父母所得的福德,与供养一切天神、一切僧宝,乃至供养佛所得的福德相同,完全没有差别。
再者,佛教中有所谓的五逆罪,是五种极端重大的恶行,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种恶行中,只要任犯一种,就会堕于无间地狱,所以又称为五无间业,或称为五无间罪。无间地狱就是一般人熟知的阿鼻地狱,无间地狱有五种无间:第一是趣果无间,造此业之后,舍离此生,下一生直接就下堕阿鼻地狱受苦果,中间没有其他的善恶道的间隔;第二是受苦无间,造了这样的业的果报,在一劫之中苦苦相续,无有断绝;第三就是寿命无间,造此业下堕到阿鼻地狱,地狱身的寿命长达一中劫之间,万死万生,无有中断;还有第四则是身形无间,是说阿鼻地狱纵横八万四千由旬,造此业入于这个地狱中的有情,他的身形也遍阿鼻地狱,遍身受苦,无可躲藏;第五则是罪器无间,下堕到这个地狱的有情,得要面对剑树刀山、镬汤炉炭、烊铜铁汁种种的刑具,备受诸苦而无有休歇。因为父母辛劳生养子女,子女应当竭力孝养以报父母恩;却反而加害于父母,这是天理人伦所不容,像杀阿罗汉圣人及伤害佛陀的罪过相同,都要受到这极重的无间苦报。
另外,净土三经中,《观无量寿佛经》也明白的这样子告诉我们,想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要修三福净业。三福净业呢,第一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是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则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三福是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也是诸菩萨清净自己将来佛国净土的无漏修因,所以称为净业。三福净业也是把孝养父母列为首要。
从这些的举例都可以证明:佛教绝对是强调孝顺父母的。修学佛法的佛教徒又怎么可以不孝顺父母呢?如果有这样的情形,一定是他受到不如法的教导,导致观念偏差;这样的修学佛法,想要成就佛道,根本就是缘木求鱼,无有是处;因为学做人尚且做不好,要如何学佛呢?
而修学佛法行菩萨道,对于父母的孝养也不应该离菩萨的慈悲。就是要给予父母以安乐的以及利益,就是要依佛陀教导的正确的法义,不但要温言软语,奉养顺从父母,让父母得到一生安乐;更要循循善诱,引导父母也来亲近佛法,受持三归,进而也发起菩提心,世世常行菩萨道,永不入三恶道。这才是给予父母未来无量世的重大利益,才是最好也是最殊胜的报父母恩。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 <第025集佛教徒是不孝顺父母的吗?> 正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