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福田时特别要注意到的三件事
一、什么是福田?福田的种类?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智慧故施于福田;为报恩故施于福田,生怜愍故给施贫穷;舍烦恼故施于福田,成功德故施于贫穷;增长一切乐因缘故施于福田,欲舍一切苦因缘故施于贫穷。〗
讲记:菩萨如果具足福庄严和慧庄严,在一切布施时都不会产生忧悔,当他看见种种恶事时也能堪忍,不会因为众生恶劣而后悔以前所做的种种布施。菩萨根本不计较众生会不会对他有所回报,因为在利乐众生时,菩萨自己的道业就成长了,所以他从来不计较众生有无回报。菩萨不作此想:我帮你开悟,你得要恭敬我、回报我。也没有起过一个念头:我帮你断了三缚结,证得声闻初果了,这是你以前绝对想不到的,所以你得要供养我。菩萨心中没有这种想法。因为菩萨自有福德庄严,并不需要弟子供养他。菩萨更有智慧庄严,不会这样想:我利益了众生,众生当然要回馈我。这是无智慧的人才会有的想法,所以当他具足这两法时,他在做种种布施时,心中都不会产生忧虑与悔恨,所以他布施以后众生仍然对他行恶,菩萨也能堪忍;因为菩萨的想法和众生不同:正因为这些人是五浊众生,我才有机会度他们。如果他们远离了五浊,我还能度他们而成就财法二施的功德吗?我又如何能成就道业呢?所以菩萨的想法是:此世界的众生行恶、心恶,是理所当然的,不造恶而喜欢行善的众生才是非常的。所以菩萨能堪忍众生所造种种亚心事。
菩萨有智慧,所以在布施时能分别所布施的福田种类:是福田或是贫穷田?但是菩萨布施时不会故意向布施的对象指称是福田或是贫穷田。他知道而不讲。菩萨是为了想要增长福德的缘故,所以施于贫苦者,贫穷人是菩萨的贫穷田,是把贫穷布施出去。表面看来是布施财物,其实是布施了来世的贫穷。有智慧的人接受别人帮助以后,将来自己有能力时也要赶快去布施,不要永远成为被布施的对象,否则未来许多世中将会一直贫穷受苦,因为一直都没有在福田中种下福德种子嘛!又如何能在未来世收割福德稻子呢?所以菩萨将钱财物资施于贫苦者,被施的贫苦人就是贫穷田,因为贫穷人也是田啊!只是贫穷田与福田有差别:种子被种在贫穷田中,未来世收割时的果实比较小。譬如稻子种在无肥的砂砾之地,再怎么洒水,能长出来的稻子总是很少;如果种在福田就不一样了,有福之田表示很肥沃,随便种一种,未来世结果时都是一大串又一大串的美好果实,这就是贫穷田与福田的差别。
菩萨为了增长无上妙智能而布施于福田:想要获得无上胜妙智慧而必须布施的对象就是福田,不在福田上布施,而在世间法中布施,只能获得世间法智慧;在表相正法中布施,只能获得表相正法智慧;在无上胜妙智慧正法上布施,才能获得无上胜妙智慧;想要获得无上胜妙智慧的人,就必须在无上胜妙正法的福田中布施,不能以表相正法中的布施而想要获得无上胜妙智慧。福田分为贫穷田、福田二种,福田又可再分为二种:报恩田、功德田,合称为福田。表相正法道场及无上胜妙正法道场都是功德田,都归类于福田中,详细差别会在后面的经文中再作说明。想要获得智慧就必须在福田中种下福德种子:以财物或身力布施而护持之。但是布施于何处最能获得智慧呢?当然是三宝,三宝是福田,也是功德田,所以供佛的福德很大。可是西藏密宗所供养的都是鬼神冒充的假佛,供养了以后,来世将会与那些鬼神冒充的假佛常在一起,不可能得到真实智慧的,真实的佛陀才是真正福田。
否定方广经典所说如来藏妙法、又否定原始佛法涅槃本际的应成派中观′,绝对不是真正的法宝、佛法,他们都是以常见法的意识心,取代佛菩提道的第八识如来藏妙法,都是破坏正法者。只有符合三乘菩提法义的佛法才是真正的法宝,所以弘扬原始佛法涅槃本际的解脱道法义,以及弘扬方广诸经所说如来藏妙法的弘法者,才是佛门的僧宝,才是真福田;否定涅槃本际、否定一切种智根源的如来藏者,虽然身现出家相,仍然是破法者,都不是福田,连贫穷田都算不上。在不否定法义的前提下,大乘僧宝有两个层次:第一身、口、意行清净,持戒不犯,不贪钱财名声;第二是已经证悟实相而生起般若智慧了,这两种都是真正的僧宝,都是大福田。大众把福德种子在这二种福田种下去,来世的果报将会很大,后面经文中立刻就会说到。若是为了增长无上妙智能而种的,种下去以后真的能增长无上妙智慧的道场,就是福田。若想得到无上妙智慧,当然要在三宝种福田,但是不该在破坏正法的藏密毒田下种,因为他们不能增长你的无上妙智慧,还会变成破法的共业:成为帮助他们以外道法取代佛教原有的正法。所以种福田时千万不能随便乱种,种福田时还得要有智慧,所以佛特地教导我们要能分别福田与贫穷田。最重要的是要有智慧而能分别:布施给一般贫穷的众生是布施于贫穷田,来世也有收获:施于畜生可得百倍之回报,施于平常人可得千倍之报,若是施于证得初禅的外道,可得万倍之报,这些都是贫穷田。若是在三宝中,对证得初果以上的人种福田,来世都是无量报,这在后面紧接着就会说明。
佛说:如果是为了报恩而去布施的,是报恩的福田;若是因为怜悯而供给财物,布施给贫穷者,则是在贫穷田中下种。以世间法来讲,帮助过你的人当然也是福田:使你事业经营很顺利,一直赚钱;或是使你道业修行很顺利,都是你的贵人,显然他有很大的福德,才能够帮助你;后来你回报而供养他,当然他就是福田,都属于报恩田。世间法中有报恩田,出世间法中也有报恩田;但是常常有假名福田,大众都须注意,譬如有大师说:意识的粗心或细心可以进入涅槃境界中安住而不坏灭。 (作者案:意识粗心就是欲界中的离念灵知,意识细心是初禅、二、三禅定境中的离念灵知,意识极细心就是非想非非想定中不能返观自己的离念灵知),他们教导你这种外道的涅槃解脱道,你去布施护持他,这可不是种福田,而是害你大妄语的毒田;那你护持他,是要报什么恩?是想要回报他害你大妄语之恩吗?这当然不是报恩田。如果他教导你正法、正见,即使他还没有证量,但他教导你的知见是正确的,也没有陷你于大妄语业中,那你供养他就是报恩,是种报恩田。至少他引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了!为了报答这个恩德而布施于他,他就是你的福田。
但这只在真正的三宝中才会是福田,外道及佛门中的外道见者妄说涅槃,以外道涅槃来取代佛门的涅槃,实质上是破法者,你去布施、供养他,以为是在种福田,其实是在种害你的毒田。譬如他教导你:只要一念不生就是涅槃。最近有一本佛教道场发行的月刊杂志中,大法师这么讲;有好几个月中都如此开示,说一念不生就是涅槃;那其实是在害你,在他身上种下去,就成为种毒田了!
假使你听从大法师的胡乱开示,打坐到一念不生;或如学会无相念佛了,以后你要变成一念不生就很简单了,因为一念不生比无相念佛简单多了,只要把无相之忆佛净念舍掉就可以了,那真是太简单了!这时你只要打坐一念不生,觉知心不动,那就是大师们说的涅槃了。你若信以为真,就认为自己是阿罗汉了,万一口中说出去了,你可要准备来世接受大妄语的果报!若是在那种大师身上种福田,其实是在种害你之田,不是真福田;这样而说是在报恩田中种下福德种子,你到底是去报什么恩?其实是报他害你之恩。若以正法来开导,让你现观我见断除的智慧境界,现观我执断除的解脱境界,这是二乘法的福田。若是让你如此亲证以外,又再帮助你亲证法界的实相,发起般若中观的实相智慧,你布施于他,这才是大福田,这才叫作报恩田哪!在这报恩田、真实福田种下福德种子,此世可得证果、证般若智慧,来世也有大福德可得。若是种在贫瘠之田,当然也有福德,但因为是贫穷田,所以来世的福德很小。
诸位听到这里,就知道布施的大概因果了。以后哪一天,有人来找你:有一位老人家好可怜哪!孤苦无依,孑然一身,家徒四壁,米瓮都空了。我们去照顾那位老人家,种福田去。你说:不!这不是种福田,这是种贫穷田。这是佛为你开示的啊!所以佛法要现学现用。当他们找你去,你可以一起去帮助老人家,但这是因为出生了怜悯心,所以布施于贫穷的老人家,是种贫穷田,不是种福田。种福田这三个字不能随便乱用,要观察对方是福田或者非福田。
如果是为了舍弃烦恼而去布施的,那就真的是种福田了。舍弃烦恼,譬如到寺院去请求师父开示,让你减少烦恼,但是烦恼的定义必须界定清楚,不可含糊:烦恼是我见烦恼、我执烦恼。至于执着五蕴自我所有的烦恼,那已经是最低层次的啦!为了舍离这些烦恼而去寺院,先供养师父,然后请法,这才是种福田;如法宣说我见、我执烦恼内容的师父,是真实的僧宝,就是福田。若是你的我所烦恼很重,他会先教你把我所的贪着烦恼断除,再进一步断除我见的烦恼乃至我执的烦恼。但是有个前提必须注意:他教导你的断我见、断我执内容符合三乘经典的正理,不是用意识心常住于一心不乱而当作是断了我见烦恼。
若是为了成就功德而布施,应施于贫穷田。若是为了成就自己福业的功德,就必须布施给贫穷鳏寡、孤独老人;布施时只是为了把自己的悭贪心修除,不是为了来世的世间福德回报。这样布施,从决定要布施时就心中欢喜,正在布施时也很欢喜,布施过后不后悔而仍然很欢喜,这是为了成就自己的功德而去布施的,所布施的对象就叫作贫穷田。因为这不是为了报恩,也不是为了断除烦恼而布施,所以是种贫穷田。若是布施以后心中不喜,后悔自己的钱财少了;或是心中欢喜而执着未来世一定会有的世间法财物回报,那就没有功德而只剩下福德了。
若是为了增长一切世间快乐的因缘而布施,就是种福田。增长世间快乐的因缘:供养三宝、护持正法是最快乐的。因为供养三宝、护持正法的果报最大,只有三宝之中才有出世间的圣人,正法又能使大众得到未来无量世的快乐,所以供养三宝、护持正法的功德与福德最大。于佛门三宝之外,没有出世间的圣人;对世间圣人种福田,来世的世间福德都有量数;若是供养到一位声闻初果的僧宝或是证果的菩萨,来世可就有大福气啦!因为来世的世间福德都是无量报啊!这样布施的目的,是为了增长来世快乐的因缘而做的,虽然看起来好像是求世间法而得到来世的无量财物回报,但这表示你在来世可以有很多资财来利乐众生,藉机度化众生进入佛法中。来世利乐众生的结果,后后世又有更多的资财可以利乐更多众生而获得更多的资财;一世一世不断做下去,到最后福德圆满时,你的一切种智也就不得不圆满了,这样布施就叫作种福田。
欲舍一切苦因缘故施于贫穷,若想舍离一切苦恼因缘而布施给贫穷的人,所种的田就是贫穷田。所以田有两种:福田和贫穷田。(-----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三辑》<二庄严品>第十二)
〖善生言:世尊!菩萨已受优婆塞戒,复当云何供养三宝?善男子!世间福田凡有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报恩田者,所谓父母、师长、和上。功德田者,从得暖法,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贫穷田者,一切穷苦困厄之人。如来世尊是二种福田:一报恩田,二功德田。法亦如是,是二种田。众僧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以是因缘,菩萨已受优婆塞戒,应当至心勤供养三宝。〗
讲记:先讲福田的种类和布施的因果律。善生菩萨又为我们请问: 世尊!菩萨既然已经受了优婆塞戒,受戒之后应当如何供养三宝?佛开示说:善男子!世间的福田总共有三种:第一是报恩田,第二是功德田,第三种是贫穷田。报恩田是说这个福田对你有恩,你应当要报恩,所以这个福田叫作报恩田。功德田是说这个福田有功德在身,所以是功德田。贫穷田是说他自身没什么功德,或是没有回报财物给你的能力,所以叫作贫穷田。田的意思是:如同田地下种及耕耘以后,未来就会出生果实。福田则是被下了善业种子以后,未来世会出生可爱的果报,所以未来世能造福于种田者。佛详细解释说:报恩田是指父母、师长、根本上师。也就是说,生养我们的父母是我们应当要报恩的对象,如果我们长大了,有能力回报父母时,我们以恭敬心来孝顺父母,这也是种福田,但只是回报恩德而种的福田。布施当然是拿了钱往外去行善,但是有人把本来供养父母的钱财删减甚至取消了,拿去外面大道场为自己做面子,心想:我有能力每个月供养许多钱。譬如每月供养师父一万元。这其实是向父母克扣了月银来布施的,这是愚痴人!因为父母是首先应该要报恩的人,当你报恩时,不但报了他们抚养你的恩德,同时也已种了福田,来世福德无量。佛特地指出:父母也是福田的一种,所以称为报恩田。
除了父母以外,师长——在世间法及出世间法上曾教导你的人——纵使他们无法帮你证悟,但毕竟都是你的师长,对你有恩德而应该回报,所以师长也是报恩田。除非他未悟言悟,并且害你成就大妄语罪。只要没有害到你,他所说的是表相正法或世间正理,对你有启蒙的恩德,不管他的法层次多么低,也都应该回报他们的恩德,所以也是报恩田。你回报他们的恩德时也是在种福田,不单是报恩而已。和上有时写作和尚,在佛世只有一人能被称为和上,就是释迦牟尼佛。佛入灭之后,和上就有很多了!相对于所度的众生,每一位化主都是和上。特别是根本上师——帮你证悟的师长——他就是你的和上。不管和上有没有帮你证悟,只要剃度了你,他也算是你的和上。帮你得法的上师也是和上,又称为得法和上;这些和上都是报恩田,因为他们都有恩于你,你如果报恩的话,既是种福田,也是报恩,一举两得。既然在报恩田中种福田是一举两得的事,有智慧的人应当如是做。
第二个功德田,是说他有功德在身。譬如在佛法中亲证了三乘菩提之一或全部,乃至只是大乘菩提中完成四加行的观行者,都有功德在身。譬如四加行初步的暖法已经获得,已能了知所取的六尘是缘起性空,就已经是功德田了。始从获得四加行的暖法,到顶、忍、世第一法,其中的暖、顶、忍是属于初果向,世第一法就已经是初果人了。初果向也是有功德的,因为已能了知所取六尘缘起性空,证得所取空了,从此不会再因为求取财物、享受五欲而造作恶业了!虽然还没有断我见,仍不入初果,但是初果向者不会造作恶业,因此有功德在身。从初果向到阿罗汉,乃至第五果的辟支佛,或菩萨道从六住满心位开始到成佛为止,都是有功德在身的人,因此这些人都是功德田。换句话说,只要在三乘菩提上有了证量,从初果向开始都算是功德田。
贫穷田是没有能力在世间法上回报的众生,比如你做无畏施,但被施者无法在世间法上回报你,所以是贫穷田,指的是一切穷苦困厄之人。穷苦人是说很贫穷的人,困厄则如很有钱的人,但是被冻结而无钱可用了!或是被羁押、无期徒刑,永远无法提领钱财来使用,就是困厄的人。你救济他们,都属于在贫穷田中种福田。
佛接着说明:如来世尊具有二种福田的性质:如来世尊于众生有恩,所以众生供养如来世尊,是在报恩田中种福田。如来世尊于世、出世间法究竟证知,所以具足世、出世间一切功德,所以如来世尊同时也是功德田。三乘菩提法义一样具有两种田的特性,因为三乘菩提正法于众生有恩,所以我们护持正法时,就是在报恩田中种福田。三乘菩提也具有无量无边功德,能让我们成就三乘菩提,也能让我们依之而利益无量众生,所以也是功德田。所以,我们弘扬三乘菩提正法,护持三乘菩提正法,就是在功德田与报恩田中种福田。
众僧就不一样了,众僧具足三种田。因为出家以后修学佛法来教导众生,于众生有恩,所以是报恩田;众生在僧宝身上种福田,是在报恩田中种福田。众僧也都或多或少有其功德,从未得暖法的凡夫僧,到已得暖法乃至已得四向、五果,甚至菩萨僧与究竟佛地(因为诸佛也摄属僧数),所以在声闻僧与菩萨僧身上种福田,都是在功德田中种福田。众僧也是贫穷田——但是示现在家相的诸地菩萨僧除外——因为众僧都不经营事业赚钱,他们修道所需的一切物资都由众生来供应,当然不可能赚钱来回报你的供养,所以同时又是贫穷田。不过,这个贫穷田如今在、大陆已经不同了!本来佛的规定是:僧众不许积聚房舍财产,也不许经商。但现在你们看凡夫众僧,四大名山有多少财产?完全不同了!也有出家人经营饮食、书店……等等,都不如法,因此末法时的众僧已经不单单是贫穷田了,那些大法师们都是已经很有钱财的人,一般人根本都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的了,所以早已不是贫穷田了。甚至于有法师死后,留下好几亿的现金、一的房地产,让出家徒弟们在法院告来告去、互相争夺,闹得社会瞩目。但是一般而言,绝大多数僧宝都还是属于贫穷田,也有很多人出家后很努力在修行办道,根本不向信徒劝募钱财,从来不开口:我现在办道缺少资粮。日子过得很清苦而专心在修行,这种僧众也是很多的,他们是如法的贫穷田。由以上所说,可知众僧具足三种田:报恩田、功德田、贫穷田。
因为是田,以能生福的心田因缘,在家菩萨们既然受了优婆塞戒,就应以至诚心殷勤供养三宝,应该至心供养佛、法、僧。田的意思是可以种下福德,也能在未来世收割福德果实。如果想要在未来半年拥有许多粮食,你就得要种下稻子、高梁、大麦;不肯下种而每天翘着二郎腿等着收割,是不可能的。想要收获就得先种田,在出世间法中说的修集资粮,以及世间法中说的行善得福报,所谓善有善报是一样的道理:福田下种了,未来就得福果的回报。
福田有三种,每一种都可以种,除非一种状况:真的不富裕,只好集中所有的资财去种一次最好的福田;否则,各类福田都可以种。种福田、得果报的原因就在这里,因为它是田——能生福德之田地——种了以后在未来世可以得到该有的福德回报,这就是布施的因果。布施的因就是种福田,未来世收割福报的果实,布施的果就是来世收取大量的福德回报。既然布施有因果,又因为布施的行为有很多种差别,当然会导致未来世的福报有很多种差别不同,这在稍后佛将会提到。所以佛说三种田,意思是在说明这三种是菩萨修集福德的田地,在福田种下布施的因,就有了未来世福德的果,福田的道理就是如此。所以,若有人不布施而求来世富裕,就是妄想者。
由布施于福田而出生了世间福德果报,所以不论此世拥有多少财富,自己都要安分:只管努力经营,不要怨天尤人,都是往世的自己修来的。如果修集福德时,是你单独种下的福田,来世别人都无法截取。若你未来世小时生在贫穷家庭,你是老么,还没有能力赚钱,但其实你将来很有福报,可是别人无法从你身上截取你该有的福报。等到你成家立业了,开始赚大钱时,大家都分家了,也拿不到你的钱,除非你愿意帮忙他们。所以布施的因果是确实存在的,这也是我们所亲自体验的。这部分,后面佛还会再说到,我们这里就暂时不说;只说明因为它是福田,所以你下种一定时间后,就会有福德果报的回收,谁都无法来劫夺,因为这是你所独有的,因为不是与人共同种下的福田。
既然发愿要修学佛道,那是很长远的事,要历经三大无量数劫。在三大无量数劫中,想要行菩萨道时一直都能轻松愉快,就该有世间的福德资粮;然而世间的福德资粮不是凭空而有的,也不是单靠聪明就能得到。常常可以看见聪明人与憨厚人,同样一种买卖,聪明人每次经营都赔钱;憨厚人看来笨笨傻傻的,很容易相信别人而似乎常常会受骗上当的人,却是每次都阴错阳差而赚大钱,这种现象太多了!所以,福报不是靠小聪明得来的,而是过去世种了多少福田,这一世就有多少福报。不种福田而想要有收获,是不可能的。所以,种福田就是布施因,未来世的收获就是布施果。(-----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五辑》<供养三宝品>第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