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般所知道的人生观,比方说:不做亏心事,或者是说好话、做好事,或者是我们希望能够随缘的去经历人间的这些事情,佛教的人生观到底跟这些人生观有什么根本上的不一样?
首先,就是佛教对于烦恼,对于烦恼的分析非常的透彻;如果在佛教里面掌握了如何解脱于烦恼的话(也就是说 ,在佛教里面的解决烦恼是根本性的),烦恼不会对你再造成任何的障碍。但是,如果你是用世间的这些人生观去作的话,那么不管你是怎么样的知足常乐,不管你是怎么样的能够随缘、能够因应你所碰到的状况,都会是一个暂时的状况;因为这个里面没有一个真正可以根本性的解决烦恼、根本性的放诸四海皆准的中心思想。所以,佛教在这个方面——在处理烦恼、帮我们对治烦恼,乃至于帮我们根本的解除烦恼的这件事情上面,所提示的这些教理跟行门,它的丰富性、它的深入性,是远远超过了那些世间的人生观。
其次,在世间的人生观所关注的范围,通常都是落在烦恼发生的那个时间点的前后而已,最多最多也不过就谈到人的这一辈子;但是佛教所谈到的人生观,这个生命——人的这个生命,或者是说有情的话呢,那这个有情是横跨过去、现在、未来的。所谓的横跨过去、现在跟未来,这个事情并不是说:我们有一个像灵魂之类的东西可以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我们也没有所谓的意识心、或者细意识、或者所谓的极细意识能够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但是,我们确确实实有某一种的方式能够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这个方式到底是什么?这个能够贯穿三世的事情,绝对不是我们在世间里面所听到的灵魂,或者意识、细意识、极细意识等等的这一类型的说法。除了时间上面的联系之外,自然而然因为在时间上面会产生了我们往生之后到何处去的这些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就有牵涉到所谓的因果关系。所以在建立佛教的人生观的时候,佛教所提供给我们的,当然还有所谓的到底种什么因,会得什么果?中间的关系如何界定、如何厘清、如何掌握?有许多佛教的菩萨们之所以能够不会再害怕到人间来,而且是每一世、每一世的都继续来人间,倒不是因为每一个菩萨都有一股蛮勇,敢于每一世到人间去承受所有人间该受的苦难;其实正因为菩萨们都了解了佛菩萨所开示的轮回的道理、因果的道理,从而在里面掌握机先,所以菩萨们才能够生生世世的在人间顺利的行菩萨道。也就是说,佛教所揭橥的人生观,在时间这个层次的话,是远远超过只看重这一世的世间的人生观的。
第三个观点,既然谈到了所谓的因果,那因果这件事情,当然不会是只有我们自己一个人;因果这件事情,一定是我们跟我们周围的众生互动了之后,产生了种种的关系,那才叫作有因果关系。所以佛教在谈的这些事情的时候,所关注的对象一定也不是我们自己而已;实际上,佛教所关注的对象,是一切的众生有情。这个众生有情的范围非常广,并且佛教所谈到这些众生有情还特别的告诉我们:每一个众生都有佛性,即使恶人他也有佛性。当然,一般的观众听到这一点的时候,可能心里会起了疑惑说:佛性,不是听起来像是很尊贵的东西吗?那为什么恶人也有佛性呢?难不成我们也要对恶人好吗?那我们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必须要确定佛性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一般来说,佛性有两种的说法:一种是大乘,我们如果学大乘佛法的话,那么学大乘佛法是有一个阶位、一个阶位的果证可以去证的;当我们证到十住位的时候,就表示我们在那个位阶,我们可以用父母所生给我们的肉眼,亲眼看到了佛性的运作。那个位阶的佛性,就是跟我们生死轮回的本体有关的祂在现实生活上所展现出来的用处。意思就是说,这个是关于十住菩萨以后的所谓的眼见的佛性。那么一般来说,一般人所指称的佛性呢?比较多的说法是:可以成佛的性质、可以成佛的特性。为什么佛菩萨要跟我们说:每一个人将来都具有可以成佛的潜能呢?其实这就要回归我们众生每一个有情,其实他的身上都有所谓的可以横跨三世的这个本体存在;但是这个本体,却不是我们现在用任何的世间的思惟——包含灵魂、包含意识、包含像这个所谓的一般人常常讲的所谓的梵天像这类的事情能够函盖的;这个横跨三世的主体,其实是《心经》里面谈到的这个真心,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这个真心。当然,我们现在这样说的时候,有人会有怀疑说:我怎么从来都没有看见我的真心啊?当然!那是因为您还没有机会来修大乘佛法,还没有机会在大乘佛法里面能开悟明心;一旦开悟了,自然就会亲自能够体验这个真心祂到底是怎么回事?祂又是怎么运作的?到那个时候,一定会完完全全的赞同每一个人都有这样子的一个真心。既然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真心,不管修大乘佛法修到多么高深的菩萨位阶,乃至于最后成佛了之后,这个本心—这个真心还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哪怕是佛陀在前,祂的真心跟我们的真心一样,我们有这样的真心,祂也有这样的真心;只不过就里面含藏的染污种子而言的话,佛已经没有了,而我们的真心里面还含藏着许多染污的种子,如此而已啊!那么可想而知,不管今天他是善人、是恶人,或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乃至于说牠是一个傍生,只要他能够在无量劫的时间里面,逐次去修除里面的染污的种子的时候,将来有一天他就有可能会成佛,不是吗?所以,基于众生皆有这个《心经》上面所讲的心,或者是《金刚经》上面所讲的金刚,合起来就是基于每一个众生都有这样子的一个金刚心的立场,我们说众生——每一个众生,哪怕是极恶之人,他将来都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才会说众生皆有佛性的意思在这里。佛教在面对这样的演绎的时候,很显然的会把众生皆有佛性的这个观点,直接深入的把它放在一个正信的佛教徒所应该建立的人生观里面。换句话说,一个佛教徒,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当他在面对所有一切世间的有情,包括他周围会碰到的这些亲戚朋友,或者是工作上面的伙伴,乃至于各种善人、恶人,或者周围所看到的猫儿、狗儿……每一个人、每一个有情都有他的佛性在;所以,他对于这些众生来讲,理论上他的建立的人生观也必须要妥善的考虑这一点,才不会失之于偏颇。而这一点来讲呢,相信在所谓的世间的人生观来讲,是绝对不管这些事情的;但在佛教的人生观里面,这一点就会被纳入变成一个重要的考虑。
佛教的人生观里面所看重的,除了刚才讲的时间横跨三世,横跨一切的有情众生皆有佛性之外,还含括一点就是,佛教所看到的这些空间的范围,是极其极其广大的!比方说,我们说如果您将来有一天能够读净土三经的时候,您会发现,在净土三经里面描绘出的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那在极乐世界里面有一个现象:生到极乐世界并且在莲苞里面已经出生的人,或者是直接往生不必经由莲苞出现的圣者在极乐世界的时候,都可以看到他方的佛世界所显现出来的殊胜的样貌;甚至这些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也可以在阿弥陀佛的佛力加持之下,往来十方世界去供养其它世界的诸佛。所以,佛教所揭示的这个世界的观点,不是只有我们现在眼前所看到的人间这么狭隘,也不是只有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这么狭隘;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应该是要看到一整个的佛世界,甚至除了一整个佛的世界之外,还有许许多多他方的佛世界。所以一个佛教徒,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在建立这个人生观的时候,都必须要把这一点纳入恒常的考虑。
所以简单来讲,我们说佛教所揭示的,给大家一个统合的、整体的、正确的,并且不会依赖一时一地的原则而改变的,整个很扎实的人生观,它的基础是在于,对于烦恼的根本的掌握,以及最后的这个灭除;也是基于这个时空有过去、现在、未来,然后有许许多多他方世界的有情,所有这些有情之间—彼此之间所产生的所有一切的因果关系。像这样一个包含烦恼、包含时、空、有情的诸项考虑,已经把我们所想象到的,可以想象到的维度,整个都已经含括进去了。佛教正是对于整个我们刚刚所谈到的这些议题,提供一个完整而且理则分明的一个教义跟行门出来。如果真的说要建立一个扎实并且你真的可以现在依循、未来也可以依循,哪怕将来往生之后也可以继续依循,下下辈子也可以继续依循的人生观的话,那您千万不能错过佛教所揭示的这些道理。
谈完佛教所建立人生意义,跟世间人所想象到的人生意义的根本上的不一样,我们不妨也回过头来来看一看,我们就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世间人一般所想象的随缘,如果放在佛教的公案里面的话,会有什么样不一样的状况?有这样一则公案:有一位叫洞山良价禅师,一次弟子问他说:寒暑来的时候要怎么办呢?就是说天气很冷或是天气很热的时候怎么办呢?怎么去躲避呢?这位禅师就告诉他的弟子说:那你就向没有寒暑的地方去啊!这个弟子接下来就问说:如何才是无寒暑处呢?禅师马上接着就回答说:寒时寒杀阇黎,热时热杀阇黎。(《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这意思就是说,冷的时候会冷死你,热的时候会热死你。前面一句的话,门徒在问的时候,这个禅师告诉他说:你应该朝没有寒暑的地方去。可是紧接着下一句,门徒再问:那如何才是没有寒暑的地方?的时候,禅师的回答却是:冷会冷死你,热会热死你的地方。对于这个部分的解释,一般常见到的解释都是什么呢?都是:你只要舍弃了对于自我的执着之后,你就不再罣碍于寒暑了,所以不管是天气怎么冷或是天气怎么热,你不再罣碍的话,当然就没有寒暑啦!既然是不管天气怎么热、怎么冷你都不再罣碍的话,那你不就解脱了吗?可是这件事情上面,看起来文字上面好像是可以这样附会过去,实际上它的意思却不是这样!因为这里面有两个关键:一个就是所谓的没有寒暑处,另外一个就是寒时,会把你冷死;热时,会把你热死。这两个看起来完全是天南地北的叙述,实际上讲的却是同一件事情。那这件事情很显然是远远超出了我们之前所讲的随缘。因为之前所讲的世间的随缘,您怎么个随缘?请问您:是要随缘说没有寒暑呢?还是要随缘有寒暑呢?不管您怎么说,因为有这两句话押在那里,所以不管您随哪边的缘,都不对!
所以,以这个例子来告诉大家,之前我们所谈的随缘,最多最多就是在世间的层次;而这个公案所显示到的,是从佛教的根本的义理上面来谈的;那从根本的义理上面来谈,当然远远超过了世间法上面所能够想象的随缘的层次。那么从佛法的根本义理上面来谈的时候,这两句话不仅没有冲突,而且还圆融一气!这里佛法所谈的随缘的层次,是远远超过之前讲的世间的随缘的。因为佛法所谈到的随缘,它背后的中心思想或者是指导的原则,是基于对于烦恼根本的掌握、跟理解、跟对治;是基于对于无穷尽的时空,所带来的一个全然的觉知;是基于对于众生皆有佛性的一个彻底的理解,并且由此发起对于众生无穷无尽的慈悲心的。基于以上的诸般的这些理解——洞澈了解之后,那么你才能够反过头来降生在人间之后呢,顺应人间的这个状况,然后稍微调整一下你行菩萨道的这些作为。所以我们说,佛教在这方面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就是先在佛菩萨所开示的经典义理里面,帮你建立起很扎实的人生观。其实我们也不能说这是人生观而已,应该是说帮我们建立起很扎实、很稳固的所谓的世界观、宇宙观,或者是众生观,或者是你的菩萨道应该把持的原则,或者是我们在生生世世里面应该把持的原则。只有佛教,目前我们也只有看到只有佛教在这方面有完整而透彻的说明,可以让我们一个一个依循去作到的。所以我们说,由于有了这个先期的基础的建立之后,有了这些扎实的基础建立之后,接下来再来谈,因应人间特殊的状况有所调节,这个才叫作真正的随缘。所以,真正的全面的随缘,是等到您亲近佛法、了解佛法之后,才会了解它的意思;不然的话,所谓世间的随缘,永远都是停留在老庄的层次而已。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 <第47集 究竟忙些什么?(七)>
《杂阿含经》卷一: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